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年第4期文章
  • PPARγ激动剂15d-PGJ2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理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建立70%的大鼠肝脏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组(缺血-再灌注组)、15d-PGJ2预处理组(15d-PGJ2组)及15d-PGJ2+GW9662预处理组(15d-PGJ2+GW9662组).再灌注后......

    作者:曹晓飞;张峰;张伟;张业伟 刊期: 2008- 04

  • 家兔部分肝脏切除术中应用纤维蛋白胶防治术后出血及胆汁渗漏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部分肝脏切除术中使用纤维蛋白胶防治术后出血及胆汁渗漏的效果.方法制作家兔部分肝脏切除模型,将40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20).其中假手术组行单纯开腹术,对照组与实验组行肝脏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电刀烧灼肝脏创面,实验组在烧灼后再在肝脏创面喷洒纤维蛋白胶.术后观察动物进食、体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定时记录腹腔引流量,检测腹腔引流液......

    作者:王东;彭吉润;朱继业;冷希圣 刊期: 2008- 04

  • 原发性肝癌面临的难点与对策

    随着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及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有较大提高,但与其他肿瘤治疗相比,肝癌的疗效远未如人意.影响因素很多,除肝癌特有的生物学特点外,尚包括其难以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选择不当、术后易转移复发等.目前临床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陈孝平;张万广 刊期: 2008- 04

  • 双套管+腹主动脉三通管外接法建立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

    目的改进传统移植模型,建立成功率高的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pancreaticoduodenaltransplantation,PDT)模型,为基础及临床胰腺移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高显微外科手术技巧,高质量获取供体器官,并运用自制血管套管,采用双套管将供胰所带腹主动脉近心端、门静脉分别与受体左肾动、静脉行端端吻合,同时移植物腹主动脉远心端外接三通管,十二指肠断端外引流,在不阻断体循环及门静脉的情况......

    作者:刁畅;魏晓平;李立;许建彪 刊期: 2008- 04

  • 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下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术后近期并发症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team,MDT)诊治模式下,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方法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7年4月至2007年10月期间终诊断明确、未进行过MDT模式下的新辅助治疗且首次发现并行外科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研究观察此组患者术后1个月以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和非MDT诊治组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条件纳入研究的直肠癌病例......

    作者:汪晓东;曹霖;曾天芳;阳川华;邱萌;李立 刊期: 2008- 04

  • 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癌细胞化疗敏感性影响及相关机理的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短发夹RNA(shRNA)沉默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对肝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理.方法脂质体包裹HIF-1αshRNA表达载体(pshRNA-HIF-1α)转染到肝癌细胞HepG2细胞中,G418筛选,建立稳定的HIF-1α沉默的细胞系,并以转染空白质粒(pHK)作对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沉默HIF-1α后HIF-1αmRNA和多药耐药基因1(m......

    作者:刘利平;陈孝平;杨盛力;张万广;徐涛;金炜东;梁慧芳 刊期: 2008- 04

  • 131Ⅰ标记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131碘(131Ⅰ)标记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131Ⅰ标记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在肝癌治疗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适应证广,不良反应少,对部分原发性肝癌有效.结论131Ⅰ标记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肝癌安全、有效,也可以作为肝脏外科手术的辅助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姚全军;卢武胜 刊期: 2008- 04

  • 新城疫病毒和阿霉素对肝癌细胞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和阿霉素(ADM)对肝癌SMMC-7721细胞表面结构及肌动蛋白的影响.方法将肝癌SMMC-7721细胞分为2组,向其中一组加入NDV(NDV组),另一组加入DM(ADM组).设8、16、24、36和48h5个时相点进行培养.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肌动蛋白和Ca2+,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44,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结构改......

    作者:赵铁军;田伏洲;李卫;鲍传志;陈涛;尹志良 刊期: 2008- 04

  • 金雀异黄素调节肝癌HepG2细胞bax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bax基因表达变化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0/μmol/LGen作用肝癌HepG2细胞72h为对照组,以不同浓度(20、40、60及80μmol/L)Gen为浓度依赖性实验;以60μmol/LGe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0h为对照组,60μmol/LGen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相(6、12、24、48及72h)为......

    作者:马兴标;张继红;梁力建;黄洁夫 刊期: 2008- 04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一)

    1我国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现状与展望1.1现状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质量、术后生活质量及5年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是结直肠外科医生始终不懈的追求目标.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腔镜下的结直肠外科手术在我国开始逐渐普及,这一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微创术式也逐渐得到同道的认可和患者的欢迎.......

    作者:于永扬;王存;周总光 刊期: 200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