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
整合素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的研究整合素与胃癌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近几年来有关整合素与胃癌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加以分析.结果与胃癌关系较为密切的整合素主要有β1亚系整合素与αν亚系整合素,β1亚系整合素与胃癌的侵袭、转移等一系列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αν亚系整合素与胃癌的病理分型、分级及分期有关,且αν亚系整合素成员ανβ3、ανβ5和ανβ6与胃癌的预后有关,其中的ανβ6可作为一个判断胃癌预后的有效独立指标......
作者:翟崇宇;陈俊强 刊期: 2017- 09
-
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技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复习的方法,对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文献加以综述.结果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和充分的术前评估的条件下,应用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技术治疗低危组PTMC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论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技术具有微创、风险小、美观、快速等优势,可作为......
作者:韩茜;张广;孙辉 刊期: 2017- 09
-
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影像学如超声内镜、CT、MRI以及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和CA242在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查对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均有不同的价值,但单独运用的价值均比较有限,联合运用可提高术前TN分期判断的准确率.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影像......
作者:卢荣增;高红艳;雷星;高永涛;白铁成 刊期: 2017- 09
-
择期胃肠道手术患者的营养管理
目的总结择期胃肠道手术患者的营养管理策略.方法对近年来有关择期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从术前营养评估、术后血糖控制、营养途径和免疫营养方面进行总结.结果目前术前的营养评价方法有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主观全面评价法(subjectiveglobalassessment,SGA)、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riskscreening,NRS)2002、Rely营养风险筛......
作者:陈宏;李非 刊期: 2017- 09
-
腹腔镜与开腹骶前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骶前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腹腔镜骶前肿瘤切除术(n=6)或传统开腹骶前肿瘤切除术(n=43)的49例原发性骶前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的肿瘤均被完整切除,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作者:王攀;周程继;喻晶;魏寿江;王崇树 刊期: 2017- 09
-
4例肠道内瘘患者行转流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转流手术在肠道内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转流手术治疗的4例肠道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直肠癌术后出现右侧输尿管瘘,先于膀胱镜下行右侧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术后症状短暂缓解,后肛门溢液再次出现,且逐渐发展为右肾积水,3个月后又行右侧经皮肾造瘘术.病例2,直肠癌术后出现尿道瘘,行腹腔镜横结肠双腔造瘘术.病例3,乙状结肠憩室炎导致结肠膀胱瘘,行腹腔镜探......
作者:鲁蒙;田茂霖;张铃福;修典荣 刊期: 2017- 09
-
急诊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道机械吻合术后早期吻合口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使用止血夹治疗消化道机械吻合术后早期吻合口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胃肠外科接受内镜下止血的12例消化道机械吻合术后早期吻合口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中,10例患者一次止血成功;2例出现再次出血,其中1例再次内镜下止血成功,1例胃空肠吻合术后患者止血失败、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1......
作者:朱杰;汤黎明;钱峻;莫琪 刊期: 2017- 09
-
快速康复流程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快速康复流程(ERAS)与常规处理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resection,APR)后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16例,随机分为ERAS组与传统治疗组,各58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炎症反应指标、T细胞亚群及体......
作者:王敬源;付玉广 刊期: 2017- 09
-
腹腔镜肝切除术在邻近第二、三肝门肝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肝脏血液通过上下两组肝静脉回流.上组由3支肝静脉组成,汇聚于肝后腔静脉上段形成第二肝门;下组由3支肝静脉汇合处以下的肝短静脉组成,肝短静脉数量多、变异大,且入口分散,故常把整个肝后腔静脉下段称作第三肝门.邻近第二、三肝门的肝肿瘤常位于Couinaud肝段划分法中的Ⅰ、Ⅳ、Ⅴ及Ⅷ段,毗邻进出肝脏的重要管道.......
作者:尹新民;朱斯维 刊期: 2017- 09
-
侵犯第二、三肝门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
肝包虫病是一种由动物传染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但以牧区多见,主要分为囊型和泡型两大类.在两型包虫病当中,尤以泡型包虫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包虫病虽为良性疾病,但生物学行为恶性,呈浸润性生长,素有“虫癌”之称[1-2].在确诊而未治疗的泡型肝包虫病患者中,平均10年和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9%和0[3].唯一能治愈包虫病的方法就是通过手术完整切除病灶.针对不同类型的肝包虫病,手术方......
作者:陈哲宇 刊期: 2017- 09
动态资讯
- 1 Muir-Torre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2 术前介入化疗对贲门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3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EV600E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 4 感染性周围动脉瘤的诊治
- 5 腹部实质脏器损伤非手术治疗的进展
- 6 生长抑素对急诊腹部损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 7 促血管生成素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 8 前列腺素E1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9 KRAS与BRAF基因在胃肠间质瘤中的突变情况及临床意义
- 10 胃癌患者CEA、CA19-9、CA72-4及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11 近年肝移植的重大进展
- 12 乳腺癌术后重建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 4种肿瘤相关抗原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4 肛管拖出式双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附23例报告)
- 15 MR淋巴显像技术显示乳糜池和胸导管的研究
- 16 磁共振成像用于胃癌术前T分期的Meta分析
- 17 阑尾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 18 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在肝癌中的应用前景
- 19 生长分化因子15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 20 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应用及体会(附1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