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年第1期文章
  • 胃癌转移规律及防治策略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预计每年新发胃癌93万例,中国占其中的42%[1].由于缺乏有效的普查机制,我国临床收治的胃癌病例绝大多数为进展期.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3~2011年收治的3544例胃癌病例中按UICC第7版分期属Ⅰ期者只有8.13%.迄今胃癌的治疗仍然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标准淋巴结清扫(D2)是提高胃癌治愈率的主要手段,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根治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2]......

    作者:梁寒 刊期: 2012- 01

  • 胃癌术前化疗的疗效评价

    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对胃癌的治疗效果并非与手术范围的无限扩大成正比,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进一步提高胃癌疗效的治疗模式[1].胃癌的术前化疗仅20余年的历史,在术前化疗的实施过程中人们才逐渐发现术前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有许多不同之处,仍有许多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索,包括探索更适合应用于术前的化疗方法,接受化疗后手术时机、手术范围的合理选择,化疗后局部癌组织的坏死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接受术前化疗病例的......

    作者:李国立;刘坤;王绪林;范朝刚 刊期: 2012- 01

  • 进展期胃癌MRI影像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进展期胃癌MRI影像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志愿者和30例经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结果进展期胃癌胃壁呈不均匀增厚,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累及浆膜者浆膜面模糊、毛糙,部分于T1WI反相位可见病灶处胃壁与胃周脂肪间低信号带中断,侵及邻近器官者胃周脂肪间隙模糊、消失;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

    作者:敖平;黄娟;张洪静;余建群;孙家瑜 刊期: 2012- 01

  • 胃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现状

    1多学科办作模式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早年即提出胃癌诊疗需多学科协作完成,其专家组在2011版中更是鼓励参与诊疗胃癌患者的各学科协作制定多学科诊疗(MDT)决策1.MDT的理念已在国内外胃癌学术界内倡导和尝试.我院早在2007年开始关于胃癌MDT模式的摸索与推广,近期亦在中国西部胃癌协作组(WCGCC)的框架下启动成都市胃癌MDT讨论会,以促进成都市内胃癌学术交流和更新的平台,以及基于胃癌病案的......

    作者:胡建昆;陈心足 刊期: 2012- 01

  • 肠憩室病诊断和外科治疗进展

    肠憩室病是普通外科中相对较难诊治的一种疾病,憩室可见于全消化道,以结肠常见、十二指肠次之.因缺乏特异性的确诊手段而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该疾病极易并发肠型蜂窝织炎,进一步发展可致肠穿孔、脓肿和腹膜炎、梗阻、瘘管形成及出血,后果极为严重.近年来,国内外对肠憩室病有一些新的认识和诊治方法,现简述如下.......

    作者:施丹丽;俞继卫;姜波健 刊期: 2012- 01

  •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会阴部毁损性损伤2例报道

    会阴部毁损性损伤由于污染重、组织缺损多而治疗困难,以往漫长的换药处理往往导致患者消耗严重而恢复缓慢.我们受创伤外科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处理感染创面的启发,采取VSD技术治疗了2例会阴部毁损性损伤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忻平;张成 刊期: 2012- 01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合并腘动脉瘤1例报道

    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因发现左腘窝处搏动性肿块2年,突发问歇跛行2周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年发现左腘窝处搏动性肿块,2周前左小腿突然出现间歇跛行,跛行距离为30m.患者述30年前左足第5趾无诱因出现溃疡和坏疽,经久不愈,1年后该足趾远端趾节脱落,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吸烟20支/d、40年.查体发现左足略苍白,皮温低,第5趾远端缺失,左股动脉搏动存在、无减弱,左腘窝处可触及3cm×5cm大......

    作者:佟铸;谷涌泉;李建新;郭连瑞;李学锋;郭建明;刘梦霞;汪忠镐;张建 刊期: 2012- 01

  • 术中置入胃管及鼻空肠营养管的方法及体会

    病例资料早期肠内营养作为一种支持手段应用在胃癌术后患者已得到广泛认可.术中安置鼻空肠营养管是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方法.但要将鼻空肠营养管有效安置到屈氏韧带以下30cm有一定难度.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共实施术中同时安置胃管及鼻空肠营养管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49~79岁,平均62岁.所患疾病为贲门癌23例,胃体癌7例.行近半胃切除23例,全胃切除7例.......

    作者:肖硕萌;何雨;伍晓汀;庄文 刊期: 2012- 01

  • 胃癌不同部位淋巴结转移率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不同部位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点,旨在为合理的外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实施手术的胃癌病例,分析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及其特点.结果1505例胃癌患者中,928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61.7%.上部癌(U)中转移率较高的淋巴结依次是No.1(32.9%)、No.3(28.7%)、No.2(20.4%)及No.7......

    作者:徐岩;孙哲;王振宁;徐惠绵 刊期: 2012- 01

  • 残胃癌外科治疗临床分析及再认识

    目的分析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对当前残胃癌外科治疗进行再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经内镜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残胃癌并行外科治疗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疾病为良性的残胃癌(RGCB)者14例,胃癌根治术后残胃癌(RGCC)者12例,对其临床发病、HP感染、手术方式、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RGCB距第1次胃切除术后的发病时间为15~44......

    作者:钟晓刚;殷舞;麦威;秦千子;黄顺荣 刊期: 201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