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直肠癌综合模式治疗的前景展望
随着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研究进展,直肠癌的诊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革.这些进展带来了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生命质量的提高.现在,随着对结直肠癌研究的进展,应用于患者的全套新的化疗和靶向药物,可以明显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现正在通过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联合放疗来研究这些治疗药物[ClinColorectalCancer,2007;6(9):625-633].......
作者:李亚伦 刊期: 2008- 06
-
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的人群研究
近,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院对瑞典直肠癌登记处1995~2001年10181例患者的病历数据进行了回顾.其中643例患者进行了直肠癌局部切除术,5年生存率为95.3%,5年局部复发率为7.2%.结果表明直肠癌局部切除术与对照组早期直肠癌经腹切除术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JSurg,2007-11;94(11):1421-1426].......
作者:邓窈窕 刊期: 2008- 06
-
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应用P-POSSUM和Cr-POSSUM评分的比较
HorzicM,KopljarM,CupurdijaK等对120例在1996~2004年接受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他们对每例患者进行Portsmouth计数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Portsmouth-physiologicalandoperativeseverityscorefortheenumerationofmortalityandmorbidity,P-......
作者:滑心恬 刊期: 2008- 06
-
人肝移植术后移植肝脏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人肝移植术后移植肝脏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探讨其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15例肝移植术后肝脏穿刺活检标本,根据组织病理改变分为:对照组(无排斥反应)、轻度急性排斥反应组及中/重度急性排斥反应组,对其进行HSP7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结果肝移植术后3组肝脏组织均有HSP70表达,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胞质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SP70累积光密度(IOD)图......
作者:李军;窦科峰;朱靓;张福琴;赵青川 刊期: 2008- 06
-
肝移植术后应用胸腺肽α1对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肝移植术后应用胸腺肽α1对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及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患者,完全随机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例.对照组移植术后仅行常规免疫抑制剂方案;实验组于术后第1d开始皮下注射胸腺肽α1,1.6mg/次,2次/周,至少持续1个月,免疫抑制剂方案同对照组.术后行肝穿刺活检,比较2组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于术前1d及术后1周、2周及1个月检查2......
作者:朱新锋;陈刚;张文夺;白建华;刘其雨;赵英鹏;王谦;陈向阳;李晓延;李立 刊期: 2008- 06
-
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进展.方法复习近几年有关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腹主动脉瘤的形成是遗传、解剖、环境、生物化学等多因素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腹主动脉中层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失衡在腹主动脉瘤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增加和弹性蛋白与胶原蛋白的基因表达失衡可能是主要原因.腹主动脉瘤的治疗包括外科和内科治疗,内科治疗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结论腹主动......
作者:刘仁贵;赵纪春 刊期: 2008- 06
-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在糖尿病大鼠自体移植静脉中的表达及氨基胍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糖尿病大鼠自体移植静脉中的表达及氨基胍对其内膜增生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氨基胍组、蒸馏水组及对照组,前2组行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并分别用氨基胍或蒸馏水灌胃,对照组为未作处理的正常大鼠.3组均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后,于术后第7d及14d测定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含量,同时取自体静脉移植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We......
作者:王欣;张强;张宏伟;霍鑫;杜惠莲 刊期: 2008- 06
-
靶向PIK3cb双位点shRNA干扰抑制血管移植术后再狭窄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i)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110β亚单位(PIK3cb)基因表达的干扰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150只,均行自体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手术,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25%空白PluronicF-127)、shRNA-1组、shRNA-2组、1/2(shRNA-1+shRNA-2)组、阴性对照组(无序质粒)和阳性对照组(渥曼青霉素)......
作者:刘苏健;申庆民;刘宏;邓勇志;马捷 刊期: 2008- 06
-
一种适合动态研究的大鼠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动态研究的大鼠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方法将60只体重为(230±20)g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动物模型组36只,对照组18只,假手术组6只.动物模型组采用改良下腔静脉结扎法制备动物模型,造模后观察血管内膜及血栓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并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做观察比较.结果采用改良法制作模型后,大鼠下腔静脉内不仅均形成稳定的血栓,而且形成血栓的血管段的近心端保持通畅,符合人体静脉......
作者:赛力克·马高维亚;王护国;罗军;哈尔曼;艾则孜;江涛 刊期: 2008- 06
-
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的防治现状
目的了解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的各种防治手段.方法对有关国内、外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防治方法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血管再狭窄的防治手段包括基因治疗、药物治疗、血管外支架和物理治疗等.基因治疗的方法包括转染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基因和利用反义核酸技术或RNA干扰技术使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基因失活.结论各种防治方法各有优、缺点,有些还存在争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将会成为防治血管再狭窄......
作者:武国;丁小洁;时德 刊期: 2008- 06
动态资讯
- 1 急性胰腺炎大鼠肾脏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mRNA的表达及意义
- 2 空肠胃逆行性套叠1例报道
- 3 CT在大网膜扭转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4 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进展
- 5 自制腹腔冲洗吸引器头的临床应用
- 6 体重监测下渐进性口服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硬变大鼠模型的研究
- 7 保留尾状叶肝次全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
- 8 吉非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胆管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 9 胃动蛋白基因1在胃黏膜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 10 生长激素对人结肠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 11 受体针对供体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克隆的建立及其形成条件的比较研究
- 12 困难胆囊切除术160例治疗体会
- 13 组织因子 mRNA在肝癌患者组织中表达升高的意义
- 14 肝、胰源性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的对比研究
- 15 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病灶扇形小切口切扩引流术治疗Ⅱ、Ⅲ期肛裂的临床研究
- 16 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势
- 17 T细胞疫苗诱导免疫耐受与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
- 18 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的影响
- 19 胆囊切除对大白兔奥狄氏括约肌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 STAPRE手术治疗直肠脱垂42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