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现状与展望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主要的手段。随着人们“观念”和追求“目标”的改变,保肛手术已成为首选的术式,占直肠癌外科手术的70%[1]。过去认为癌肿手术的主要目标是根除疾病,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保住生命,其他都不应苛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命的要求也就有了更高内涵,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能维持生命,更要求生活的质量。因而当前认为直肠癌的手术目标有二......
作者:郁宝铭 刊期: 2001- 01
-
微创外科的发展与21世纪的外科学
1 微创外科的简史 微创外科(minimallyinvasivesurgery)是近20年来高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而它的主体——内镜外科(endoscopicsurgery)却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可追溯至200年前内镜的起源。内镜“endoscopy”一词起源于希腊语,“endo”指内部之意,内镜外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8年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问世,才进入了一......
作者:周总光 刊期: 2001- 01
-
直肠癌根治切除后保肛的条件
目前,直肠癌的根治切除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而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由于对肿瘤早期诊断及直肠癌浸润转移规律认识的提高,肿瘤概念的变化,以往认为对局部病变切除范围越大越好,现在则认为癌症为一全身性疾病,局部切除只是消除了癌肿大的病灶,因此应加作全身化疗或局部放射治疗。直肠癌手术切除也已不像1905年Miles'那样大范围切除,而是在不违背根治切除的原则前提下,尽可能保存肛门的功能并......
作者:张胜本 刊期: 2001- 01
-
直肠癌超低位切除的理论基础与临床效果
对于中、下段直肠癌,由于临床病理资料的积累和DST(doublestapingtechnique)技术的开发,近年来,在根治的前提下,越来越注重手术后的QOL(qualityoflife)。超低位切除术即是保存正常排便机能的佳术式。1 直肠癌超低位切除的涵义 直肠癌的前切除术,如吻合口在腹膜返折以上称高位前切除术,吻合口在腹膜返折以下称低位前切除术。在低位前切除术中若吻合口位于肛提肌上缘,谓之超......
作者:刘宝善 刊期: 2001- 01
-
11例直肠内脱垂伴盆底疝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出口梗阻性便秘常见病因之直肠内脱垂伴盆底疝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搜集我院近年手术治疗的11例直肠内脱垂伴盆底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例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11例患者中9例(占82%)术后1周症状立即缓解,2例经术后配合功能锻炼3个月后症状亦缓解消失。结论 功能性直肠悬吊术附加盆底疝修补术,盆底抬高,子宫固定,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是治疗直肠内脱垂伴盆底疝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大春;吴继东;周建;张胜本 刊期: 2001- 01
-
胃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治疗胃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胃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治疗胃癌的合理性。方法 观察5-Fu经胃左动脉和外周静脉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变化。结果 胃左动脉给药,门静脉血中5-Fu浓度为外周静脉给药组的4~40倍,而且维持5-Fu高浓度的时间明显延长;癌组织和癌旁淋巴组织中5-Fu水平分别为外周静脉给药组的19倍和23倍。结论 胃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可明显提高癌肿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
作者:朱志东;蒲永东 刊期: 2001- 01
-
细胞周期素D1、Rb及p16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细胞周期素D1、Rb及p16在早期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9例早期胃癌癌旁肠化组织及34例非癌胃粘膜肠化组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癌组织中33/39例(84.6%)显示细胞周期素D1过度表达,癌旁肠化组织也显示细胞周期素D1过度表达。12/39例p16表达阴性,3例呈弱阳性。26例Rb阳性的肿瘤中,15例显示p16不表达或低表达,而9例Rb阴性的肿瘤中则p1......
作者:陈晓黎;王康敏;苏宝山;孙润芹;黄莺;强雷 刊期: 2001- 01
-
大肠癌组织胃泌素与c-myc、c-fos表达的关系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癌基因c-myc、c-fos表达的关系,以探讨胃泌素对大肠癌的促增殖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粘膜胃泌素和癌基因c-myc、c-fos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胃泌素阳性率为39.58%,高分化腺癌明显高于低分化和粘液腺癌(P<0.05)。癌组织的c-myc和c-fos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胃泌素阳性组癌组织c-m......
作者:何渝军;何双梧;付涛 刊期: 2001- 01
-
检测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大肠癌诊断、治疗和预后参数的价值。方法 应用PCR-TRAP-ELISA方法,检测大肠癌、癌旁和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 端粒酶在大肠癌、癌旁和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4.8%(39/46)、20.0%(6/30)和0(0/20),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大肠粘膜(P<0.001)。早期大肠癌(DukesA期)即有66.7%者存......
作者:骆成玉;李世拥;赵丹宁;祝学光 刊期: 2001- 01
-
运动迟缓型便秘结肠神经系统胃泌素和P物质的分布观察
目的 探讨结肠壁内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胃泌素和P物质(SP)在运动迟缓型便秘(DMC)中的神经病理变化。方法 应用胃泌素和P物质的兔多克隆抗体,对手术切除的10例DMC患者的结肠不同段和8例正常结肠的神经丛内胃泌素和P物质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和相对半定量比较。结果 DMC患者结肠肌间神经丛胃泌素和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明显减少,与正常结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粘膜下神经丛胃泌素......
作者:雷怀成;易建华;代全武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EST后再发结石的原因分析和治疗对策
- 2 L-Arg与腹腔注射PPAF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 3 内镜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 4 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 5 Presepsin诊断脓毒症价值的meta分析
- 6 我国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联合远端胃癌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安全性和疗效的系统评价
- 7 FⅤ Leiden与FⅡG20210A突变在不同种族人群易栓症中表达的研究现状
- 8 腹壁切口疝的诊治进展
- 9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 10 淋巴测绘和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否为结肠癌局部切除术提供肿瘤学辅助?
- 11 PLK1及STK15基因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特异性抑制剂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 乳腺叶状囊肉瘤和巨纤维腺瘤诊治体会(附17例报告)
- 13 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要点与争议
- 14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
- 15 脂联素基因rs2241766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 16 异种器官移植的新进展
- 17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腹腔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治经验
- 18 nm23基因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9 磁共振成像对女性盆腔肿块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 20 NGAL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