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年第09期

DCD肝移植的展望

李立

关键词: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肝移植开始实施以来,肝移植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重要而有效手段.1968年Starzl实施了全世界第1例心脏死亡供体(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肝移植[1],但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其后肝移植的发展过程中,DCD肝移植逐渐被脑死亡供体(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肝移植所取代.然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特别是环孢素A和FK506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肝移植手术的远期存活率,使得肝移植真正成为了能够挽救大量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治疗方法.由于移植数量的增加,供体器官数量相对不足,这逐渐成为了制约肝移植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DCD肝移植又重新被人们所接受并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