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年第03期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适宜刺激电流强度的探讨

邓巧莲;魏涛;刘枫;邹秀和;朱精强

关键词:刺激电流强度, 术中神经监测, 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手术
摘要:目的 探索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标准化监测各步骤的适宜刺激电流强度,以便更有效、更快速地对神经进行功能判断、定位、辨识及保护.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旁)腺疾病诊治中心接受同一主刀医师手术治疗并使用IONM的100例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损伤风险的喉返神经为186条.按标准化神经监测流程,用1~5mA和1~3mA的电流强度分别间接和直接刺激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记录其肌电信号振幅以及监测刺激过程中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来寻求术中神经监测各阶段适宜的电流强度.结果 颈动脉鞘外监测迷走神经信号时,186条受测迷走神经中,1mA时有109条(58.6%)有信号,得到稳定的肌电图及提示音,2 mA时有164条(88.2%)有信号,3 mA时有177条(95.2%)有信号,5mA时有182条(97.8%)有信号;且在神经电刺激前后,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无明显变化.直接探测迷走神经时,1mA监测V1信号时有2条(1.1%)无应答,V2时有9条(4.8%)无应答,而2 mA和3 mA的电流刺激时均得到了稳定的肌电信号.定位寻找喉返神经时,1 mA时有92条(49.5%)有信号,2mA时有171条(91.9%)有信号,3mA时有184条(98.9%)有信号.当鉴别喉返神经时,用2mA的电流强度刺激,会出现电流旁传导而产生假象;以1mA的电流刺激强度时,探针置于喉返神经邻近组织时则无肌电信号.鉴别RLN各分支时,用1 mA的电流强度刺激各神经分支,均可以得到肌电信号,其中人喉的主干分支振幅高,支配食管及气管的分支肌电图振幅数值相近,为主干振幅数值的1/3~1/4.结论 建议用5 mA的电流强度在颈鞘表面间接监测迷走神经以得到V1信号,可替代剖开颈鞘直接监测迷走神经的步骤;如鞘外监测V1信号失败,再解剖颈鞘,用3 mA的电流强度来直接监测迷走神经;用3 mA的电流强度寻找定位喉返神经;用1 mA的电流强度来鉴别喉返神经及其食管分支、气管分支、血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