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7年第08期

低剂量CT灌注扫描定量评估近侧胃癌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杨岚清;余鑫;张菁;李真林;夏春潮;帅桃;伍兵

关键词:CT灌注成像, 低剂量, 近侧胃癌
摘要:目的 探究低剂量CT灌注扫描定量评估近侧胃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初步诊断为近侧胃癌患者(近侧胃癌组),并选取纳入患者中胃底部分没有受累者作为对照(正常胃底组).计算每次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使用后处理软件生成灌注参数图,包括达峰时间(TTP)、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渗透性(PMB),比较近侧胃癌组和正常胃底组各灌注参数值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本研究近侧胃癌组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34例,正常胃底组25例.34例近侧胃癌患者中T1+T2期11例,T3+T4期23例;腺癌26例,印戒细胞癌8例;无淋巴结转移17例,有淋巴结转移17例.①近侧胃癌组的BF、BV及PMB值均明显高于正常胃底组(P<0.001),但MTT及TTP值低于正常胃底组(P=0.050,P=0.036).BF、BV、PMB、MTT及TTP诊断近侧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5、0.807、0.987、0.654及0.649,BF和PMB诊断近侧胃癌的能力强,其次为BV.②印戒细胞癌的BF值明显低于腺癌(P<0.001),而其PMB值明显高于腺癌(P<0.001).印戒细胞癌和腺癌的BV、MTT和TTP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F和PMB鉴别组织病理类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6和0.856,BF对患者的组织病理类型诊断能力强于PMB (P=0.047).③T3+T4期患者的PMB值大于T1+T2期患者(P=0.004),而BF、BV、MTT及TTP值在T3+T4期和T1+T2期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B区分T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④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各灌注参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受试者在单次CT灌注成像中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为8.58 mSv,远低于常规CT灌注检查辐射剂量标准.⑥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近侧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高T分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CT灌注扫描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且可用于定量评估近侧胃癌的血管新生情况,其对于组织病理类型的诊断、T分期的判断等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