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人热休克蛋白70-肽复合物/树突状细胞对肝癌的免疫治疗效果研究
王广伟;顾元龙;胡森焱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肽复合物,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肝细胞肝癌
摘要:目的 观察人自体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组织提取的热休克蛋白70-肽复合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HSP70-PC/DCs)瘤苗的免疫效应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和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胰外科手术治疗的3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HSP70-PC/DCs治疗组(免疫治疗组)和化疗组,每组15例.检测2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甲胎蛋白(AFP)及CA19-9水平,观察其毒副反应、复发、生存及KPS评分情况.结果 ①CD3+、CD4+、CD4+/CD8+及CD3CD56指标在治疗前的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在免疫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且免疫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FP及CA19-9水平在治疗前的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在免疫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且免疫治疗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2.564,P=0.021;t=2.011,P=0.041),化疗组以上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也有不同程度降低(t=2.221,P=0.036;t=2.487,P=0.066).③免疫治疗后,有3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0~ 38.5℃),未给予特殊处理,体温均在5~24h内恢复正常.有2例患者瘤苗注射局部出现直径1.0 ~ 1.5 cm的皮肤红肿,患者均可耐受,未予特殊处理,72 h后皮肤红晕消散.瘤苗接种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1例患者出现肌肉痛,给予吲哚美辛后疼痛消失,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改善,疼痛缓解,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血常规及肝功能检测也未发现明显异常,所有患者耐受性良好.④30例患者随访时间5~1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免疫治疗组共死亡4例,中位生存时间为560 d,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36 d.治疗后,免疫治疗组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化疗组(t=2.421,P=0.045),免疫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化疗组(x2=0.651,P=0.048),免疫治疗组和化疗组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6,P=0.579).结论 从本组有限的数据初步可见,应用HSP70-PC/DCs瘤苗对肝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激活T淋巴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可能有效,可提高免疫力及预防术后复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