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年第11期文章
  • 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础研究进展及临床诊治现状

    目的总结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础研究进展及临床诊治现状.方法收集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是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食管裂孔疝、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降低、酸袋、食管清除能力减弱、延迟性胃排空等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以食管外症状为特点,其诊断方法包括观察症状、胃镜检查、24h食管pH监测、质子泵抑制剂试验、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问卷等.腹腔镜下胃......

    作者:顾越雷;李峰;樊强;张龙龙;杨孙虎 刊期: 2016- 11

  • 乳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例临床报道

    目的探讨乳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乳腺DF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分别为一27岁男性与一35岁女性患者.男性DFSP患者出现典型的皮肤紫红色改变并突出皮肤表面,一直被诊断为“血管瘤”;乳腺彩超示肿块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以低回声为主,周边见环形强回声带,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见其内短线状血流信号,术前肿块30mm×11mm大小......

    作者:余腾骅;张澍;吴诚义 刊期: 2016- 11

  • 妊娠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阑尾炎的诊断与佳手术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0例妊娠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后至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发病时间24h内进行手术者,对照组为发病时间超过24h进行手术者.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早产率、切口感染率和术中引流管放置率.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孕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作者:王辉;孟松;李超;时林森;姚立彬;朱孝成 刊期: 2016- 11

  •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可能性评估

    根治性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唯一可能达到治愈效果的治疗手段.由于肝门部胆管癌发生的特殊解剖部位,肿瘤的局部进展使得其根治性切除时常会涉及到大块的肝脏切除、血管(动脉、门静脉甚至肝静脉)及胆管的切除和重建.因此,肝门部胆管癌切除可能性的评估首先要考虑肿瘤的进展程度(TNM分期和分型),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全身状态、肝功能储备情况、经济条件、风险的承受能力、手术者自身的手术掌控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一......

    作者:刘辰;姜小清 刊期: 2016- 11

  • 解读不同指南与共识的热点及分歧、重视肝门部胆管癌的规范化诊疗

    近年来,包括肝门部胆管癌的胆管恶性肿瘤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中、日、韩等东亚地区的国家以及泰国是肝门部胆管癌发病高发地区[1].在我国,胆管恶性肿瘤发病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是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2].随着对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虽然其在诊断、治疗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肝门部胆管癌临床诊疗的复杂性,对于其规范化诊疗体系在临床学界仍存在诸多分歧.......

    作者:李斌;张柏和;姜小清 刊期: 2016- 11

  • “第四肝门”在围肝门外科的临床意义

    门静脉、肝动脉及肝周侧支循环构成了肝脏入肝血流系统,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构成了肝脏出肝血流系统.夏穗生教授、裘法祖院士等对100例新鲜人尸体肝脏的解剖特点进行观察并归纳,于1963年在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上报道了“肝门外科解剖”的研究结果[1],并于1964年在《武汉医学杂志》发表同名学术论文[2].此后,国内肝胆外科学界逐渐普遍采用了“肝门”的学术名称.随着对肝脏解剖认识的不断深入及临床......

    作者:李斌;邱智泉;闫培宁;张柏和;罗祥基;易滨;刘辰;程庆保;于勇 刊期: 2016- 11

  •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10年演变

    肝门部胆管癌占所有胆道肿瘤的50%~70%,是常见的胆道肿瘤,若能获得R0切除,5年生存率为17%[1].1965年美国学者Klatskin[2]首次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了阐述,并发现这种肿瘤预后差,通常死于肝功能衰竭或严重感染;若肿瘤不能切除,姑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黄,以延长患者的带瘤生存时间,改善其生存质量.近50年来,虽然关于肝门部胆管癌的自然病程、病理生理和生物学特性的理解都已经更加深入,但......

    作者:程庆保;姜小清;易滨;吴越;张柏和 刊期: 2016- 11

  • CT增强扫描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

    目的探讨依据肝细胞癌(下简称肝癌)的术前临床资料及CT增强影像特征在预测微血管侵犯及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1年内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病例150例,对可能影响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及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术前临床资料及CT增强影像特征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微血管侵犯和无早期复发者比较,有微血管侵犯和有早......

    作者:郑丽荣;沈俊颐;陈卫霞;赵一珺 刊期: 2016- 11

  • 联合计划性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理论与实践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和手术技术的进步,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均取得了很大进步,手术切除率逐步提高,预后得到明显改善.联合大块肝切除治疗BismuthⅢ型以上的肝门部胆管癌可提高根治切除率,但是对于如何实现更为精确的外科治疗,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既保证安全又确保根治,这些依然是摆在外科医生面前的难题.如果预保留肝脏有足够的体......

    作者:姜小清;程庆保;易滨;刘辰 刊期: 2016- 11

  •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胆胰外科收治的8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本组8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率为67.8%(59/87),其中根治性切除率即R0切除率为48.3%(42/87),R1切除率为11.5%(10/87),姑息性切除即R2切除率为8.0%(7/87).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42......

    作者:崔云甫;徐艺 刊期: 20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