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年第2期文章
  • 成人肝母细胞瘤1例报道并国内文献资料分析

    目的报道我院l例诊断为成人肝母细胞瘤的病例,并检索国内文献,收集其随访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探讨影响成人肝母细胞瘤的预后因素,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及检索国内文献报道的41例成人肝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进行单凶素分析;各因素亚组间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作者:杨洁;杜成友 刊期: 2015- 02

  • 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胰管多发结石17例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胰管多发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14年间经手术治疗的17例慢性胰腺炎胰管多发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慢性胰腺炎胰管多发结石患者中有3例胰头肿块合并胰头部胰管结石,5例胰体胰管结石,8例胰尾胰管结石,1例全胰管结石.结石数量4~31枚,平均14枚;结石直径0.5~2.5cm,平均直径0.9cm.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行胰管......

    作者:李留峥;向春明;徐雷升;彭联芳;俸家伟;王志萍;张洪波;于杰 刊期: 2015- 02

  •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22例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的复发因素以减少二次手术的发生.方法收集2005~2011年期间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22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术后复发原因.结果22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中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残存8例,合并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6例,合并小隐静脉曲张8例,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1例,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再通1例,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静脉瓣膜功......

    作者:陈海军;孙梓程;洪东宁;刘岩;邹得喜;李成林 刊期: 2015- 02

  • 腹腔镜与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附87例报道)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内镜两种不同方法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87例单纯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均明显少于腹腔镜组(p<0.05).随访2个月~6年(平均3.5年),腹腔镜和内镜组各有4例胆道感染和2例胰腺炎.另外,腹腔镜......

    作者:钟先荣;修典荣;覃怀成;梁三海 刊期: 2015- 02

  • 肝包虫病合并胆管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在我国,肝包虫病有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两种,其中肝泡型包虫病较少见.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西部和亚洲中部至少有27亿人生活在感染肝包虫病疫源地,中国约有38万人患有肝包虫病[1].肝包虫病随着病变发展,浸润、压迫或侵犯胆管系统,破入胆管造成胆管系统的梗阻,出现梗阻性黄疸、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导致肝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的生存[2].肝包虫病合并胆管梗阻发生率为3%~26%[3-4].......

    作者:李明皓;张多强;杨志琪 刊期: 2015- 02

  • 动态增强MRI、超声及X射线对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超声及X射线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对50个乳腺病灶进行动态增强MRI、超声及X射线检查的影像资料,基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别判定病变的良、恶性,以病理诊断为标准,采用Z检验比较三者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对比分析三者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44例患者5......

    作者:袁红梅;余建群;褚志刚;彭礼清 刊期: 2015- 02

  • 肝包虫病的治疗

    1关于肝包虫病的发生肝包虫病(hepatichydatiddisease)又称肝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ofliver),由棘球蚴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动物的脏器内引起,是一种由动物传染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棘球蚴后,其幼虫可寄生于全身多个脏器,但主要寄生在肝脏,约占总数的70%以上;其次好发于肺部,约占20%;也可以寄生在其他脏器如脑、心脏、肾脏、眼眶、骨髓腔等,约占10%.肝包......

    作者:陈哲宇 刊期: 2015- 02

  • 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CD3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60只健康的长爪沙鼠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沙鼠采用开腹肝穿刺法,每只鼠接种原头节悬混液0.1mL,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接种等量的PBS.分别于接种后第20、40、60、80、100d时每组各处死6只沙鼠,实验组分别取泡球蚴组织和泡球蚴周围肝组织,对照组取正常肝组织.免疫组织化......

    作者:张示杰;吴何兴;李琪;吴向未;张小昭;王彦超;连文波 刊期: 2015- 02

  • 稀释性自身输血在肝包虫病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稀释性自身输血在肝包虫病患者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肝包虫病患者,术中实施稀释性自身输血,观察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以及各系统功能的变化.结果①采血前后及自身输血前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血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均明显下降(P<0.05),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均明显低于......

    作者:罗晓琴;杨康明;张檀;刘庆;格桑曲珍;杨雪梅;邹国玲;罗燕;李新梅 刊期: 2015- 02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包虫病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近年来崛起的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其原理是将体外的低能量超声波,经超声聚焦刀准确聚焦于靶组织,使能量得到数千倍放大,通过聚焦特定靶区的特性,产生瞬间高温(65~100℃)和空化效应,令靶组织凝固性坏死,空化效应使细胞膜及核膜破裂,失去扩散能力.在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破坏病变的目的.HIFU所产生的高温效应、空化效应、机械效应、超声生化效应等使靶组织凝固性坏......

    作者:李屈进;龚建平 刊期: 20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