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microRNA与乳腺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microRNA(miRNA)与乳腺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并筛选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miRNA与乳腺癌浸润、转移关系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许多miRNA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与浸润、转移过程中都起着关键作用,按其作用可分为促癌miRNA(miR-21、miR-10b等)和抑癌miRNA(miR-31、let-7等)两类.结论miRNA调控乳腺癌浸润及转移的具体过程还需要更多......

    作者:李丹;郭丽英 刊期: 2014- 05

  •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癌外科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习纳米碳在甲状腺癌外科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纳米碳作为一种新型的淋巴示踪剂,淋巴示踪清晰,不易外渗,染色持续时间长,能准确地反映颈部淋巴结的状况,准确地示踪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同时甲状旁腺不被黑染,使其易于识别和保护.结论纳米碳为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了有效帮助,但其更广泛的应用尚需更多临床研究的探索.......

    作者:淳林;黄蔓;苏新良;吴凯南 刊期: 2014- 05

  • Ki-67抗原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Ki-67抗原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价其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近年来有关Ki-67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的文献并做综述.结果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且Ki-67表达阳性率与乳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而Ki-67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不尽一致.结论Ki-67抗原是与细胞增殖周期相关的细胞核......

    作者:孙立婷;郭丽英 刊期: 2014- 05

  •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大便失禁的诊治进展

    目的了解中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大便失禁的发生率、影响其发生和转归的因素、症状与肛门直肠功能的关系及治疗现状.方法对中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大便失禁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大便失禁是中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常见的一种排便功能障碍,发生率约为35.3%.评估大便失禁严重程度的方法以Wexner大便失禁评分的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较高,Wexner评分与大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得分相关,当Wexner评分≥9......

    作者:皮艳娜;肖毅;方秀才 刊期: 2014- 05

  •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分析(附19例报道)

    目的总结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9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本组男女比例为1:3.75,发病平均年龄56.7岁).患者首发症状:腹部疼痛不适12例,发现腹部包块2例,无特殊症状因体检发现5例.肿瘤部位:胰头及胰颈部8例,胰体部6例,胰尾部5例.肿瘤平均直径5.4cm.......

    作者:丁伟超;张蓬波;张秀忠;张冲;任泽强 刊期: 2014- 05

  • 直肠癌经腹会阴柱状切除术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采用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APR)的应用体会.方法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采用柱状APR治疗2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柱状APR组),并与同期行传统APR治疗的35例患者(传统APR组)进行对比,分析术中、术后和随访的各项指标.结果与传统APR组比较,柱状APR组的环周切缘阳性率及术中穿孔率明显降低[4.55%(1/22)比34.29%(12/35......

    作者:许腾;张迎东;付海啸;符炜;宋军;徐为 刊期: 2014- 05

  • 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3例报道

    目的总结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1月至201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例VIPom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有周期性发作水样泻、低钾血症和低或无胃酸.有2例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值显著升高.B超及CT发现3例肿瘤均位于胰腺内,其中1例肝转移,1例怀疑肝转移.3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肿瘤位于胰头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随访3年无肿瘤复发;1例肿瘤......

    作者:李昱骥;王科伟;周建平;孔凡民;田雨霖;董明 刊期: 2014- 05

  • 分子靶向药物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近年来其罹患率逐年上升且渐呈年轻化趋势[1].虽然各种综合治疗手段已经提高了乳腺癌的疗效,但是有文献[2-4]报道,超过2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以及对常规治疗耐药的现象.对此,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求新的治疗方法以改善乳腺癌的不良预后和转归.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现已成为继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手段之外的一种全新治疗模式,因其本身具有的非细胞毒性和特定的靶向性,当......

    作者:唐金海;张君莹;季明华;秦建伟 刊期: 2014- 05

  •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被称为隐匿性乳腺癌.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让乳腺中微小的原发病灶愈加难以遁形.但为何这小小病灶可以发挥巨大能量,在腋窝淋巴结处蓬勃发展,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一探究竟.1隐匿性乳腺癌的历史演变1907年,Halsted[1]首次报道了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表现的一组奇怪的恶性肿瘤——隐匿性乳腺癌,他报道了经外科处理的3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经过仔细检查也未能......

    作者:马宏民;胡玲玉;王树森 刊期: 2014- 05

  • 年龄小于35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思考

    虽然年轻人的乳腺癌发病率较低,但是因为年轻患者涉及很多复杂议题值得特别关注.对于“年轻”的界定还存在争论,目前有不少研究证实,年龄<35岁是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1-3],因此,我们将年轻乳腺癌患者定义为年龄<35岁的患者.年轻乳腺癌患者比较特殊,有其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其综合治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会对年轻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现重点阐述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特点以及应该给予特别关......

    作者:李波;华彬;陈悦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