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年第10期文章
  • 甲亢手术后骨饥饿综合征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手术后出现骨饥饿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收治的2例甲亢手术后严重低钙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病例在甲亢手术后均出现了严重低钙血症,1例低镁血症;2例病例手术前、后骨代谢碱性磷酸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甲亢手术后骨饥饿综合征是多因素造成的临床症状,所以对手术后低钙症状应给予正确分析和判断,并尽可能在问题出现前给予预测和处理.对于......

    作者:黄初东;胡明;李志辉;刘枫;刘雪娟;陈玉娟 刊期: 2011- 10

  • 恶性梗阻性黄疸微创引流术式选择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减黄、保肝的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肿瘤部位、患者身体、经济条件等确定无法行根治性手术者,采用不同的减黄术式.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9例行PTCD,42例行PTBS,29例行ERBD.并发症发生情况:PTBS组有15例,ERBD组6例,PTCD组2例.PTCD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TBS......

    作者:王华;汪涛;汤礼军;刘炼炼 刊期: 2011- 10

  • 胸腹主动脉瘤杂交技术应用

    胸腹主动脉瘤是一类同时侵犯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的动脉瘤,以病变累及范围广及多根内脏血管受累为特点,该病一直以来是血管外科医生所面临的具挑战的疾病之一.动脉瘤可能自发破裂,同时患者多合并全身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不加以外科干预,胸腹主动脉瘤5年生存率不足20%.近年来,虽然麻醉、手术技术及外科监护取得了大幅进展,但传统手术治疗的死亡率及致残率仍然很高.......

    作者:符伟国;岳嘉宁 刊期: 2011- 10

  • 杂交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体会

    胸腹主动脉瘤指的是主动脉瘤累及到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肾动脉的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的分型采用Safi修订的Crawford分型:CrawfordⅠ型胸腹主动脉瘤指动脉瘤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扩展至肾动脉以上;Ⅱ型指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扩展至肾动脉以下;Ⅲ型指从第六肋间隙至肾动脉平面以下;Ⅳ型指从第12肋间隙至肾动脉以下;V型指从第六肋间隙至肾动脉以上.胸腹主动脉瘤的修复手术是血管外科具挑战性的手术,......

    作者:赵纪春 刊期: 2011- 10

  • 直肠间质瘤的CT/MR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CT/MR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间质瘤的CT和MR表现及其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结果8例均为恶性.黏膜下型1例,直径约2.6cm,表现为直肠壁不规则增厚并向腔内生长,表面可见小溃疡,低度恶性.壁间型3例,直径约0.7~10.0cm,小病灶局限于肌壁内,较大者横跨直肠壁并向腔内、外生长,病灶主体部分位于直肠壁外,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1......

    作者:罗小华;宋彬;庄雄杰;吴秀蓉;饶明月;张海芳 刊期: 2011- 10

  • 开放手术和血管腔内技术在动脉疾病治疗中的联合应用

    在动脉疾病的治疗中,越来越多的传统开放手术被新兴的血管腔内技术所取代,主要是由于血管腔内治疗具有微创性的优势.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血管腔内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尤其适合于高龄、全身合并症多的高风险患者,使许多既往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的患者获得治疗机会.......

    作者:王深明 刊期: 2011- 10

  • 2011型背式多头胸带的临床应用

    胸带对乳房手术后创面止血、减少皮下积血、积液、固定局部引流管、防止切口裂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乳房手术后一直采用布质多头腹带替代胸带,其使用繁琐,容易滑脱,固定必须采用打结方式,使患者产生不适感,且临床疗效欠佳.为了弥补临床腹带替代胸带的不足,我们设计和研制了2011型背式多头胸带,经临床广泛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王立明;杨桦;王文生 刊期: 2011- 10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支架源性新破口——从支架力学损伤角度的思考

    目的着重从力学损伤的角度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术后并发人工血管内支架(简称支架)源性新破口(SINE)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本研究中SINE定义为:排除了腔内操作导致的医源性损伤和自然病程进展,由支架本身引起的、发生在支架两端的新破口,出现在支架近端和远端者分别称为近端SINE和远端SINE.回顾性收集2000年8月至200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TEVAR治疗的650例Stanfor......

    作者:董智慧;符伟国;王玉琦;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竺挺;石赟 刊期: 2011- 10

  • 杂交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近远期结果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近、远期结果.方法将我科2002年10月至2011年3月期间的28例胸主动脉瘤或夹层累及主动脉弓的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2例,女6例;平均年龄68岁.15例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胸主动脉瘤,13例为主动脉夹层.术后3、6、12个月及每年进行CT血管造影或B超随访.主要研究内容是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12例开胸行全弓旁路术,左侧颈总-左侧锁骨下动脉旁路......

    作者:张宏鹏;郭伟;刘小平;尹太;贾鑫;熊江;马晓辉;张敏宏;许永乐 刊期: 201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