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年第4期文章
  • 十二指肠损伤10例分析

    我院于1991~2006年期间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患者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9~55岁.患者受伤后均立即出现腹部剧痛、腹胀、呕吐.损伤后就诊时间5~25h,伤后5h内确诊为十二指肠损伤者2例,伤后5~20h确诊者3例,伤后20~25h确诊者5例.术前均进行B超、X线片、CT等检查,其中3例诊断为肠穿孔,经剖腹才得以明确诊断.本组7例十二指肠降部破裂伤均行双层内翻缝合修补,清除裂口周围及腹腔积......

    作者:谢扬信;徐成君;谢芳 刊期: 2009- 04

  •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基因治疗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复习近年来基因治疗在基础和临床应用中的研究文献.结果研究表明,多种基因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可以从抑制细胞凋亡、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改善门静脉血流、促进胆汁分泌、自身免疫调节、减轻炎性反应等方面保护肝脏细胞,从而减轻了肝IRI.结论通过调整目标基因的表达或者向体内转导相关基因可以减轻IRI;基因转移的途径以及基因载体的选择与优化有待基础与临床......

    作者:刘冰;秦华东;危国军;石铁锋;孙宇 刊期: 2009- 04

  • Peutz-Jeghers综合征胃肠道息肉的药物干预性治疗的进展

    目的研究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PJS)胃肠道息肉的药物干预性治疗进展.方法对有关PJS胃肠道息肉的药物干预性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对新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靶向治疗药物(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和雷帕霉素)的相关资料进行重点总结.结果随着国内、外对PJS基础研究的深入及新型药物的研制应用,PJS胃肠道息肉的治疗出现了药物干预性治疗的新进展;人工......

    作者:王石林;顾国利 刊期: 2009- 04

  • 鼻胃管在结直肠外科手术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中不常规应用鼻胃管的重要意义及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期间的结直肠手术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不留置鼻胃管和留置鼻胃管2组,记录2组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留置鼻胃管组患者舒适度增加,首次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住院费用也相应降低(P<0.05),肺炎、肺不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作者:王少勇;张忠明 刊期: 2009- 04

  •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导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仁济医院2001~2006年期间1253例LC中发生胆管损伤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右肝管损伤6例,胆总管损伤4例,肝总管损伤4例.胆管损伤发生率为1.12%.结论解剖学变异、病变的程度、手术者的技术原因和责任心是导致胆管损伤的重要原因;术中仔细操作和解剖、及时发现......

    作者:汪涛;沈志勇 刊期: 2009- 04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分析(附109例报道)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二孔法阑尾切除术39例(二孔法组)和三孔法阑尾切除术70例(三孔法组)的临床资料.结果顺利完成手术107例;中转开腹2例,其中阑尾严重粘连1例,腹膜后阑尾1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9d,平均3d.随访全部患者2~24个月,平均12个月,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凌幸发;曾锋 刊期: 2009- 04

  • 肝癌外科规范化治疗若干问题探讨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癌起病隐匿,生长迅速,因此也是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自1891年Lucke成功切除1例肝恶性肿瘤开始,一百多年来,肝脏外科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肝脏解剖研究为肝脏外科奠定了基础;70年代甲胎蛋白(AF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肝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并由此使肝癌尤其是小肝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得到较大提高[1];80年代以......

    作者:沈啸洪;李慧锴;张倜;李强 刊期: 2009- 04

  • 肝硬变患者胃肠道壁增厚的MSCT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胃肠道壁增厚的发生率、多层螺旋CT(MSCT)的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109例肝硬变患者和130例非肝硬变患者的MSCT资料,计算二者胃肠道壁增厚的发生率,评估肝硬变患者胃肠道壁增厚的特点(分布、对称性和增强方式).结果胃肠道壁增厚发生率肝硬变患者为66%(72例),非肝硬变患者为9%(12例),前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05).肝硬变患者......

    作者:蔡薇;陈光文;宋彬;杨太珠 刊期: 2009- 04

  • 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的进展

    自1888年Langenbuch为肝脏肿瘤患者施行首例肝切除术后,肝脏外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我国的肝脏外科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大肝癌的规则性切除,60年代的肝移植,70年代的小肝癌的局部切除,80年代的复发肝癌的再切除和肝癌的二期切除,90年代确立的肝癌综合治疗以及21世纪的肝癌转移、复发的防治研究阶段.肿瘤的早期发现和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大大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手术切除仍是获得长......

    作者:樊嘉;黄成 刊期: 2009- 04

  • 利用Valtrac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的结肠内绕道术在保护低位直肠癌吻合中的应用

    YeF,WangD,XuX等人从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对83例在先前进行了选择性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施行了结肠内绕道术或回肠袢造口术,其中44例行了结肠内绕道术,39例行了回肠袢造口术,结果无一例吻合口漏,而结肠内绕道术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总手术费用都低于回肠袢造口术组.......

    作者:陆玫竹 刊期: 200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