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7年第5期文章
  • CO2气腹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压强持续性CO2气腹处理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气腹模型,选用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分别在不同压强(6、9、12及15mmHg)99.5%医用CO2气体以及常规培养条件下暴露1h,取各压强组处理后0h和72h细胞,使用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模型进行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气腹处理后即刻(0h),15mmHg压强组结肠癌细胞侵袭荧光强度(11.36±0.861)明显低于处理前(......

    作者:马君俊;冯波;张轶;陆爱国;胡伟国;李健文;王明亮;郑民华 刊期: 2007- 05

  • 腹腔镜技术在直肠癌的临床应用(附9例报告)

    目的总结腹腔镜技术在直肠癌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科2005年1~8月期间收治的9例直肠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5例,年龄36~78岁,平均56岁.9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直肠癌,其中5例行根治术(4例行Dixon术,1例行Miles术),4例晚期直肠癌行姑息手术(乙状结肠双腔造瘘).结果全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大出血、无输血,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40~360min,平均160min,......

    作者:谢昭雄;许国平;黄振添;孙卫江;黄晓光;李秀珠 刊期: 2007- 05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后生活质量评估

    目的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LTME+ASP)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方法以2001年6月至2004年3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直肠癌治疗组行LTME+ASP的12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LTME组),同期103例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OTME+ASP)的患者作为对照(OTME组),采用国际标准问卷QLQ-C30和QLQ-CR38,分别于术后3~6个月、12~18个......

    作者:于永扬;杨烈;周总光;李园;徐兵;刘海义;宋军民;蒋小 刊期: 2007- 05

  • 腹腔镜在原因不明腹痛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原因不明腹痛诊断和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44例原因不明的腹痛经腹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44例患者均获病理学诊断,其中诊断为腹腔结核23例,肠粘连17例,小肠平滑肌肉瘤、非霍奇金病、晚期胃癌、腹茧症各1例.24例(54.6%)明确诊断后予以内科治疗,17例(38.6%)同时采用腹腔镜治疗,2例(4.5%)中转开腹,1例(2.3%)明确诊断后延期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所有病......

    作者:张抒;肖渝清;姚欣敏 刊期: 2007- 05

  • 腹腔镜在肠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附33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分析在腹腔镜下对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术的33例病例.结果33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术后恢复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防6~15个月,均无腹痛、腹胀等症状复发.结论利用腹腔镜对粘连性肠梗阻有选择地进行粘连松解手术安全、可行,能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青;龙赘;孙念绪 刊期: 2007- 05

  • 十二指肠镜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术后的应用经验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内镜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拟行LC的患者术前或术后行ERCP检查,发现异常再行内镜治疗.结果LC术前行ERCP者42例中39例显影,其中37例伴有其他胆管疾病,占94.9%.术后行ERCP者19例均显影,总的插管成功率为95.1%.LC术前或术后42例行EST治疗,4例行EPBD,2例行ERBD,15例行ENBD,......

    作者:苏进根;王建平;杨廷燕;陆奕宁 刊期: 2007- 05

  • 完全腹膜化腹腔镜腹腔内置片法与经腹腔腹膜前网片法治疗腹股沟疝比较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化腹腔镜腹腔内置片法(totalperitoneumintraperitonealonlaymesh,TPIPOM)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期间应用TPIPOM治疗105例腹股沟疝(其中嵌顿疝22例,双侧疝44例,复发疝26例)后的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并与34例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修补术(trans-abdominalpr......

    作者:向国安;陈开运;王汉宁;张刚庆;肖方联;陈规划 刊期: 2007- 05

  • 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的会诊流程探讨(二)

    目的进一步探索结直肠肿瘤多学科协作(MDT)诊治模式会诊流程改造.方法通过对初步建立的MDT会诊流程进行进一步分析,寻找早期运行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探讨更适合于实际运作的会诊流程模式.结果通过对初期会诊流程中人员和时间问题进行的剖析,提出了对会诊流程进行的环节化改造和流程优化,并引入多学科交叉查房和网络会诊的形式.结论新型会诊流程的改造带来更多良好的患者反馈,在多学科的整体建设中逐步完善了会诊体系......

    作者:汪晓东;曹霖;李亚伦;代利霞;李立 刊期: 2007- 05

  • 结直肠肿瘤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的团队文化建设(二)

    目的进一步探讨在结直肠肿瘤多学科协作(MDT)诊治模式中进行团队文化建设的策略.方法通过对志愿者团队现状的分析,总结志愿者团队建设中的问题,探索志愿者团队建设的新对策.结果推出优化团队结构,引入系统、规范化培训体制等志愿者团队建设的新对策以及逐步扩大的志愿者团队的宣传与推广,有效地促进了MDT项目的运转.结论结直肠肿瘤MDT志愿者团队经过早期的探索与实践,已经逐步走上了合理运作的轨道,需不断改进志......

    作者:谢尧;李亚伦;曹霖;汪晓东;李立 刊期: 2007- 05

  • 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十一)

    (承2007年第4期)5.5后入路复发癌切除手术步骤全麻下常规置入硬质粗尿管,平卧位,前切除术后复发癌患者作脐上小切口(3~4cm左右)直接行横结肠襻式造口(图1),注意遵循造口近端肠壁多和远端肠壁少的原则,否则日后可能发生近端肠内容物排至远端盲襻型肠管内,促使直肠残端贮留过多导致继发性粪瘘发生.......

    作者:李立 刊期: 200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