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年第6期文章
  • 胆道再次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1997年12月至2003年12月206例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83.5%)因结石复发和(或)残留主要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叶切除术、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及胆道镜取石术;9例(4.4%)胆道恶性肿瘤主要行根治性切除术、内外引流术;5例(2.4%)胆管损伤及3例(1.5%)十二指肠损伤主要行胆总管断端吻合术、T管引流术、......

    作者:温尔刚;李波;董科 刊期: 2006- 06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002~2005年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资料.结果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5.9%(7/27),经积极治疗后无一例死亡.结论术中仔细操作和操作技术改进是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有望痊愈.......

    作者:徐来喜;余少鸿;何振平 刊期: 2006- 06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6例体会

    目的总结三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对119例三孔法L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脐部10mm孔、剑突下10mm孔及右上腹5mm孔实施手术.结果106例成功施行三孔法LC,12例中转四孔法LC,1例中转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四孔法LC操作熟练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病例开展三孔法LC是安全和可行的,更符合微创和美观的要求,但操作难度较大,对术者要求更......

    作者:潘雷 刊期: 2006- 06

  •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随着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治疗水平日益提高,腹主动脉瘤择期手术治疗死亡率已控制在5%以内[1,2],但破裂腹主动脉瘤(rupturedabdominalaorticaneurysm,RAAA)的死亡率一直在40%~70%,如果包括尚未到达医院的RAAA患者,死亡率可达80%~90%,RAAA被美国列为第13位死亡原因[2~4].目前,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快速有效的外科治疗仍是降低RAAA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赵纪春 刊期: 2006- 06

  •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内漏的处理

    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exclusion,EVE)早用于治疗腹主动脉瘤,1994年Dake报道将其用于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的治疗,国内自1998年开展.在EVE治疗AD的10余年历史中,内漏的预防和处理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现结合笔者的经验讨论AD术后内漏相关的问题.......

    作者:景在平;梅志军 刊期: 2006- 06

  • 肾动脉狭窄的腔内治疗

    自1934年Goldblatt发现肾动脉狭窄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1978年Gruntzig首次报道1例经皮腔内肾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renalangioplasty,PTRA)以来,肾动脉狭窄可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已形成共识.目前,肾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腔内治疗,合理治疗仍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腔内治疗是目前多数医疗机构普遍采用......

    作者:符伟国;吴元兵 刊期: 2006- 06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的诊断与治疗

    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术(EVAR)是目前大动脉病变腔内治疗成熟的技术之一.AAAEVAR术后内漏指支架型血管置入后,在支架型血管腔外、被旷置的瘤体及邻近血管腔内出现持续性血流的现象[1~3].内漏是AAAEVAR术后为常见、对疗效影响很大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大约15%~50%[4].内漏可导致瘤体进一步增大甚至破裂.目前,内漏的机理尚不完全明确,诊断与治疗方面也存在争议.现根据我院临床经验,......

    作者:郭伟;杨代华 刊期: 2006- 06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大多数发生在下肢.DVT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分型及病程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药物治疗基本规范,这里主要讨论一下手术和介入治疗.......

    作者:李晓强;桑宏飞 刊期: 2006- 06

  • Peutz-Jeghers综合征及其合并癌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Peutz-Jeghers综合征及其合并癌变的临床特征,总结其治疗和随访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1985年10月至2005年9月间收治的30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46.67%)家族史明确,临床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腹痛及便血为主要表现.并发肠套叠、肠梗阻18例(60.00%),消化道出血16例(53.33%);发生恶变6例(20.00......

    作者:蒋晓忠;陈历恒;严律南;朱勇;李富贵;杜一平;龚光 刊期: 2006- 06

  • 乳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VEGF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44例乳腺癌患者、1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VEGF水平,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其组织中VEGF、雌激素受体(ER)和原癌基因C-erbB-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因素如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血清和......

    作者:敬静;吕青;李宏江;郑鸿 刊期: 200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