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腹腔镜辅助下小肠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10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小肠切除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7月至2004年9月期间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小肠切除术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中转开腹外,余9例均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小肠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0.2±18.3)min(60~1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3±12.6)ml(15~50ml),平均住院时间(6.5±1.6)d(5~8d).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4h开始下床活......

    作者:胡海军;潘凯;谢友龙;夏利刚;陈小春 刊期: 2005- 06

  • 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报道乳管镜在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对169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和随访.结果发现乳管炎7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或导管内癌9例,未见异常19例.随访发现,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或导管内癌的乳管镜诊断率分别为89.8%(44/49)、55.6%(5/9).仅1例检查后第2天出现患侧乳房疼痛及轻度潮......

    作者:吕青;曾翠芳;韩蔷 刊期: 2005- 06

  • 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我院2002年5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32例甲状腺良性疾病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0~180min,平均130min,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腺瘤12例,甲状腺结节20例.本组发生脂肪液化2例,一过性声音嘶哑1例,无甲状旁腺损伤.术后2~3d拔除引流管,住院时间2~5d,平均3.5d.结论......

    作者:孙铁为;孙士波;吴德权 刊期: 2005- 06

  • 腹腔镜疝修补手术222例经验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方法和优缺点.方法1995年6月至2005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222例腹部各类型疝进行了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疝环高位结扎术21例,经腹腔腹膜前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166例,完全腹膜外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25例,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2例、腹腔镜膈疝修补术1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6例、腹腔镜小肠系膜裂孔疝修补术1例.......

    作者:王存川;张松柏;陈鋆;胡友主 刊期: 2005- 06

  • 心功能Ⅱ级患者行低气腹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功能Ⅱ级患者在低气腹压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间收治的18例心功能Ⅱ级患者行低气腹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心功能Ⅱ级患者中17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1例中转开腹.结论心功能Ⅱ级患者行低气腹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

    作者:赵国良;张英豪;薄涛 刊期: 2005- 06

  • 腹腔镜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分析2000年5月至2004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3例小肠疾病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3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0ml.术后疼痛轻微,排便、排气时间平均32h,平均住院时间7d.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小肠间质瘤24例(其中6例为低度恶性间质瘤),美克尔憩室5例,小肠恶性淋巴瘤4例.所有患者均痊愈......

    作者:田文;夏绍友;肖西平;刘洪一;曲强;杜晓辉;李荣 刊期: 2005- 06

  • 羧甲基纤维素、几丁糖预防腹膜粘连的实验研究

    开腹手术后,由于腹膜自然修复作用,几乎都要发生局部粘连,轻者引起腹部不适,重者会导致粘连性肠梗阻.本实验研究比较了羧甲基纤维素和几丁糖预防腹部术后腹膜粘连的效果.......

    作者:吴立格;于金海;葛岩 刊期: 2005- 06

  • 腹膜转移瘤的CT征象

    目的以卵巢恶性肿瘤为例,探讨腹膜转移瘤的CT表现特征及卵巢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手术后复查有腹膜转移的CT表现特征,着重观察和分析病变的部位、数量、密度和大小.结果33例中发现腹膜转移病灶186个,复发病灶10个.常见的转移部位是右肝上间隙、右肝下间隙、小肠系膜、胃结肠韧带、大网膜等.转移病灶密度以实性为主,病灶直径在0.5~13cm......

    作者:姚晋;闵鹏秋;黄娟 刊期: 2005- 06

  • 肝脏31P-MR波谱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磁共振31磷波谱成像(31phosphorusMRspectroscopy,31P-MRS)的原理及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国内、外应用31P-MRS诊断肝脏疾病的文献.结果在肝炎、肝硬变、肝脏肿瘤、肝移植术后及梗阻性黄疸等各种肝脏疾病患者中,31P-MR波谱出现异常,评价31P-MR波谱对疾病的诊治有重要临床意义.结论31P-MRS作为一种研究活体肝脏细胞水平的能量代谢和......

    作者:吴苾;宋彬;杨洋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