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荷瘤裸鼠肌肉内基因电转染对移植瘤的作用

    目的以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建立的人甲状腺未分化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为对象,研究裸鼠肌肉内电转染对移植瘤的作用.方法将皮下移植肿瘤的裸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pcDNA-3质粒肌肉电转染组、TIMP-3质粒肌肉注射组、TIMP-3质粒肌肉电转染组及TIMP-3质粒肿瘤电转染组.肌肉电转染采用的参数是电场强度为200V/cm,脉冲时值为20ms,8次,1Hz;肿瘤内电转染采用的参数是电场强度为......

    作者:孙辉;王金国;付言涛;栾杉;郑泽霖 刊期: 2005- 01

  • 腹膜后间隙感染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征象分析

    目的结合解剖学基础,探讨腹膜后间隙感染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表现.方法收集30例CT扫描发现腹膜后间隙存在异常、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等证实为感染性病变的病例,分析其CT和临床资料.CT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后门静脉期扫描,并对CT数据进行冠、矢状位的多平面图像重组等后处理.结果胰腺炎和肾脏感染是造成腹膜后间隙感染性改变的主要病因.依解剖区域的不同,炎症在腹膜后不同间隙内(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

    作者:印隆林;宋彬;雷志华;张华山 刊期: 2005- 01

  • 肝病性胆囊改变与胆囊炎性改变的多排螺旋CT鉴别诊断

    目的利用多排螺旋CT双期扫描,探讨肝病性胆囊改变与胆囊炎性改变的不同CT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胆囊有异常改变患者的CT图像及相关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病组50例,包括慢性肝炎20例,肝硬变25例,肝硬变合并肝癌5例;炎症组30例,包括慢性胆囊炎19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6例,胆囊炎合并急性胰腺炎3例,坏疽性胆囊炎1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例.所有病例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①肝病组4......

    作者:邬颖华;宋彬;罗小华;程燕;徐隽 刊期: 2005- 01

  • 直肠癌的保功能手术

    在直肠癌特别是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方面,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术后长期生存,而对术后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近年来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autonomicnervepreservation,PANP)、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等新观念的导入,以及直肠癌浸润、转移规律的重新认识和吻合器的使用,直肠癌的保功能手术得到不断完善和发......

    作者:汪建平 刊期: 2005- 01

  • RT-PCR检测直肠癌在直肠系膜的播散范围及临床意义

    目的以CEAmRNA为标记物,应用RT-PCR技术检测直肠癌在直肠系膜的播散范围,以探讨直肠癌根治术直肠系膜的合理切除范围.方法40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手术标本,取不同距离的直肠系膜以CEAmRNA为标记物,应用RT-PCR技术检测其有无癌转移.结果在40例病例中发现直肠系膜有癌播散者9例(22.5%),播散远距离在肿瘤下缘下4cm.直肠癌在直肠系膜的播散与Dukes分期、肿瘤浸润肠壁深度、肿瘤分......

    作者:王小林;卿三华;黄祥成;宋京翔;吴承堂 刊期: 2005- 01

  • 表皮生长因子对肠吻合口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家兔小肠吻合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48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均行近端小肠部分切除再吻合术,实验组动物于吻合时行rhEGF黏膜下注射.行外周血WBC计数,观察吻合口胶原纤维及羟脯氨酸的合成以及吻合口漏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3d、5d及7d与术前比较WBC略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4.3%,而对照组为16.......

    作者:谭广;朱峰;王忠裕 刊期: 2005- 01

  • 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附81例报告)

    目的评估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81例采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术中肿瘤切除后远端直肠的缝合、吻合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20~190min,平均160min.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3.7%),吻合口狭窄1例(1.2%),无手术死亡.结论双吻合器技术可帮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结直肠的吻合,并且安全、......

    作者:黄伟民;李洪涛;杨明;姚庭敬 刊期: 2005- 01

  • 胃肠机械吻合与传统吻合术后并发症的比较(附932例报告)

    目的比较胃肠机械吻合与传统手工吻合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讨机械吻合的安全性问题.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32例行BillrothⅡ式胃肠吻合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行机械吻合的392例中出现术后并发症8例(吻合口漏7例,梗阻1例),其发生率为2.04%;而使用传统手工吻合的540例中出现术后并发症44例(吻合口漏28例,出血4例,梗......

    作者:童宜欣;胡俊波;杨传永;龚建平 刊期: 2005- 01

  • 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与治疗(附110例报告)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南方医院1982~2002年20年期间收治的110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憩室分布于十二指肠球部10例,降部77例,水平部15例,升部8例;憩室合并炎症28例,合并出血14例,合并急、慢性胆胰疾病35例,无合并症33例.手术治疗47例,其中行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10例,憩室内翻缝合术5例,胃大部切除术13例,胃大部切除+胆肠Roux-e......

    作者:闻英;吴承堂;朱茗;石汉平;韩景龙;翁剑波;郑永波;黄祥成 刊期: 2005- 01

  • 胃癌腹膜播散转移机理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胃癌腹膜播散转移的分子机理.方法对近年国内、外有关胃癌腹膜转移机理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胃癌腹膜转移与癌细胞活性及腹膜特征有关,并且需要多种黏附分子、蛋白水解酶、细胞因子及血管生成因子的共同参与.结论胃癌腹膜转移是多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何涛;杨志明;伍晓汀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