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1年第5期文章
  • 临床肝移植11例报道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原位肝移植7例及亲体部分肝移植(LRLT)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炎肝硬变5例,肝豆状核变性6例.对乙肝肝硬变者采用拉米呋啶加小剂量抗HBV-Ig治疗.结果10例康复出院,1例死于MODS.4例LRLT全部存活.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2例,ARDS3例;4例乙型肝炎肝硬变者术后HBV-DNA(-).6例肝豆状核变性,术后铜氧化酶均正常.结论肝移植是终......

    作者:王学浩;李相成;张峰;钱建民;孔连宝;张浩;孙倍成;成峰;王科;陆森;胡建平;汤黎明 刊期: 2001- 05

  • Ⅳ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及TNM分期探讨

    目的探讨Ⅳ期乳腺癌的分期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Ⅳ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并随访疗效.结果对孤立的远处转移而局部病灶又能够切除的Ⅳ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根治性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对有锁骨上淋巴结以外的广泛远处转移的Ⅳ期患者,以及局部肿瘤已无法切除的晚期乳腺癌,行姑息性的减瘤术,清除创面,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减少化疗负荷.结论Ⅳ期乳腺癌的TNM分期应进一步分为Ⅳa期及Ⅳb期;Ⅳa期乳腺......

    作者:李宏江;赵扬冰;敬静;朱精强;李志宇 刊期: 2001- 05

  • p27在甲状腺滤泡状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了解p27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状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了53例甲状腺滤泡状肿瘤及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27的表达.结果p27蛋白表达水平在正常甲状腺组织高,甲状腺滤泡状腺瘤次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低,其中甲状腺滤泡状腺癌微浸润型与广泛浸润型及转移型与非转移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27能有效地判别甲状腺腺瘤与滤泡状腺......

    作者:郭贵龙;姚榛祥 刊期: 2001- 05

  • 粘附分子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v6和E-cadherin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44v6和E-cadher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4%和41.4%;CD44v6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和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E-cadherin表达阳性率与P......

    作者:李子奈;邱建龙;吴春林;李良毅 刊期: 2001- 05

  •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对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对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从肿瘤组织分离培养的TIL,对2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经TIL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和NK细胞活性均明显增高,CD8、sIL-2R水平明显降低.结论TIL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

    作者:李程;卢俊民;关心;刘剑勇;杨南武;张传珉 刊期: 2001- 05

  • 近红外线扫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临床评价

    目的比较近红外线扫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9例来院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行近红外线扫描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后手术切除肿块病检,以病检结果为基础,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2例乳腺增生性肿块近红外线扫描的诊断符合率为94.0%,彩超为84.6%(P<0.01),前者明显优于后者;24例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前者为91.7%,后者为83.3%,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

    作者:张明满;高根五;余永康;邹建中;谢昭鹏;廖翠蓉 刊期: 2001- 05

  • P75 NGFR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表达意义初探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GFR)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的分布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及9例对照组的胆总管进行检测.结果丰富的P75NGFR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分布于正常胆总管外膜下,神经节细胞表现为P75NGFR染色强阳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P75NGFR染色阳性纤维明显减少.结论P75NGFR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异常分布可能与CCC的发病机理有关......

    作者:郑练;黄杰雄;陈建中;谢斌;陈伦家;陈展硕 刊期: 2001- 05

  • 抑癌基因p16、Rb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p16、Rb蛋白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6例甲状腺癌中p16、Rb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甲状腺癌中,p16蛋白的表达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降低,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指数呈负相关.Rb蛋白在各型甲状腺癌中均呈阳性表达,p16、Rb表达无相关性.结论p16基因的异常表达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而Rb基因可能无作用.......

    作者:王子良;王农;耿建利;战智勇;王太泽 刊期: 2001- 05

  • 乳腺癌组织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CSA免疫组化方法,对94例乳腺癌组织进行CD44v6和nm23H1的mRNA检测.结果CD44v6mRNA阳性表达及nm23H1mRNA阴性表达均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和预后呈正相关.乳腺癌中CD44v6mRNA表达与nm23H1mRNA表达呈负相关.CD44v6......

    作者:谷化平;倪灿荣;尚培中;詹溶洲 刊期: 2001- 05

  • 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了解几种常见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区别.方法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测定19例甲状腺癌、15例甲状腺癌癌旁组织、21例甲状腺腺瘤、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13例正常甲状腺组织端粒酶的活性.结果94.74%(18/19)的甲状腺癌表达出端粒酶活性,与癌旁组织(6.67%)、甲状腺腺瘤(4.67%)、结节性甲状腺肿(0%)及正常甲状腺组织(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端......

    作者:吴兴桂;齐保庆;宋豫军 刊期: 200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