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年第1期文章
  • 晚期结肠癌联合其他器官的切除

    一般认为结肠癌多呈局限性生长,浸润者少见,而且由于大部分结肠位于腹腔的四周,故明显浸润至其他器官而需要进行合并切除者不多见.但是临床上时而可以见到病期较晚、肿瘤较大时浸润至其他器官.由于结肠相毗邻的重要器官不多,合并切除后大多数对患者影响不大,且操作不复杂,所以对这部分患者应该进行合并切除.现结合我科对晚期结肠癌联合其他器官合并切除的资料,讨论其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等.......

    作者:董新舒 刊期: 2000- 01

  • 进展期结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进展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评价手术根治程度.方法分析114例结直肠癌行扩大的D3式根治术后淋巴结1005个,按肿瘤旁、肠管纵轴和中枢方向淋巴结分组分站.结果肿瘤旁、肠管纵轴方向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和阳性淋巴结分布率分别为43.9%、37.2%和58.9%及32.5%、15.9%和17.5%,口侧端有淋巴结转移大多在10cm以内,而直肠癌肛侧端距肿瘤2.0cm以内转移率为5.5%,2~4......

    作者:高友福;姜波健;孙荣勋;沈浩;涂长龄 刊期: 2000- 01

  • 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的特点及预防

    目的探讨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的原因及预防手段,以减少癌残留的发生.方法对我院1988年1月至1993年4月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率为7.5%(32/428),其中近端癌残留11例,远端癌残留17例,近远端均有癌残留4例.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癌残留率为5.5%(17/309),姑息性胃癌切除术癌残留率为12.6%(15/11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作者:胡建昆;陈志新;陈佳平;彭德恕;陈咏梅 刊期: 2000- 01

  • 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剥脱术后近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剥脱术(HSV+MA)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对实施该术的64例的3~6个月及5~8年临床随访结果及血液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3~6个月及5~8年VisickⅠ~Ⅱ级者分别为92.2%(59/64)和92.9%(26/28).术后胃酸及胃窦粘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胃液胆酸和细菌总量......

    作者:文亚渊;王代科;刘宝华;余佩武 刊期: 2000- 01

  • 唇形切肝法用于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

    目的陈述唇形切肝法的操作细节并评议此种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优点.方法唇形切肝法是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的方法之一.关键在下列5个技术环节:①充分游离肝周韧带;②设计唇形肝切口;③切口两侧置缝线牵提;④楔形断肝和⑤肝断面对缝.结果笔者单位用此种手术方法治疗了233例PLC患者,其中8例因肿瘤复发接受了两次肝切除手术.手术死亡率为1.2%,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除3例胆漏、1例手......

    作者:马曾辰;汤钊猷;余业勤;叶青海;钦伦秀;孙惠川;黄晓武;周信达;吴志全 刊期: 2000- 01

  • 阻滞内脏神经在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低血压或休克的神经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8例ACST低血压或休克患者,术前常规用1%利多卡因40~60ml封闭右肾囊,以阻滞有关腹腔内脏神经节丛.结果其中23例ACST患者的低血压或休克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P<0.05);死亡率降低(14.3%).结论ACST早期低血压或休克,可能是一种由胆道高压激起的内脏神经反射所致,阻断有关神经通路,可快......

    作者:孙君军;郑启昌;胡佑华;朱天伦;丁雅芳 刊期: 2000- 01

  • 不同麻醉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方法将3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15例)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15例),监测麻醉前、气腹前、气腹时及术毕各时相点血浆NE及E浓度.结果EA组术中各时相点NE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气腹前及气腹时E明显增高(P<0.05),术毕基本恢复(P>0.05);GA组气腹前NE......

    作者:王健;王泉云;黄英 刊期: 2000- 01

  • 大肠癌380例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癌漏诊原因,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我院1984年至1993年期间收治的1020例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该1020例大肠癌中,有380例被漏诊,漏诊率高达37.3%.漏诊的主要原因是:①忽视大肠癌早期症状,未做直肠指诊及粪便潜血检查;②患者讳疾忌医;③医生满足于原有良性疾病的诊治;④早期未作肠镜、X线钡灌肠等特殊检查.结论为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对有大便性状和卫生习惯改变......

    作者:黄祥成;吴承堂;张志凌;齐德林;闻英 刊期: 2000- 01

  • 人大隐静脉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自体静脉内皮细胞移植到人工血管上的可行性.方法将人大隐静脉内皮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13.08±1.24天,将扩增培养的内皮细胞衬里用于纤维蛋白胶预衬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polytetrafluorethylenepatch[Gore-Tex]R,ePTFE)人工血管继续培养9天.结果所培养的细胞为二倍体细胞,纯度为99%.原代及传代细胞培养上清液中6-酮-前列环素(6-ket......

    作者:潘玉先;郑振华;何红兵;潘明新;杨继震 刊期: 2000- 01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药物对胃癌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5-Fu治疗裸鼠皮下SGC7901胃腺癌的疗效.方法以ATRA1000μg/d口服;5-Fu27mg/kg腹腔注射,隔天给药;联合用药组剂量减半.结果5-Fu、ATRA及两者联合用均能抑制移植瘤生长,治疗7周后,体积抑瘤率分别为56.88%、49.00%和70.00%,瘤重抑瘤率分别为51.64%、56.10%和76.95%;ATRA与5-Fu的抑瘤作用相似(P......

    作者:黄承良;刘厚东;王代科 刊期: 200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