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专刊、特刊、增刊发表后到底能不能用来评职称?

时间:2024-05-31 14:36:01

专刊、特刊、增刊发表后到底能不能用?

我们平常接触和发表的论文,大多都是在正刊上,它们占据着刊物正常发表周期内的版面。然而,我们也经常面临这样一个情况:优质的刊物总是受到众人的追捧,版面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被推荐发表在一些增刊、特刊或专刊上。尽管这些刊物的名称与正刊无异,但它们的认可度和使用范围却可能大相径庭。特别是增刊,在某些单位的职称评审中,其论文并不被接受。因此,在投稿前,深入研读和理解单位的职称评审通知文件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专刊和特刊,如果是在中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其认可度往往并不高,甚至可能被一些单位所拒绝。但是,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外文期刊时,情况则有所不同。在外文期刊上发表的专刊和特刊论文,大多数情况下是受到认可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外文期刊中,特刊的论文质量往往更高,审核过程也更为严格。特刊的审稿人通常是特定领域的专家,他们会对论文进行深入的审核和评估,从而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当然,尽管外文特刊的认可度较高,但在投稿前,我们仍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相关的职称评审文件。


再来看增刊,中文期刊中的增刊相对较多。增刊是在正式刊期之外额外发行的刊物,例如,一个月刊每年原计划只有12期,但如果今年发行了额外的两期,那么这两期就被称为增刊。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增刊有特殊的标识,如S1、S2等。增刊通常是合法的正规出版物,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每本合法期刊一年可以出版两期增刊,且增刊与正刊在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和刊号上都是一致的。


然而,尽管增刊是正规的出版物,但在中文环境中发表增刊论文仍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增刊的质量可能不尽如人意,导致许多单位并不认可。因此,在选择增刊发表时,我们必须格外小心,避免盲目投稿。

相比之下,外文增刊的论文质量通常要更高一些。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外文增刊可能并不被数据库收录,这也可能导致一些高校或单位拒绝接受。因此,在选择外文增刊时,我们同样需要谨慎行事。


总的来说,当我们面临职称评审或其他学术评价时,应优先选择正刊进行发表。避免因为追求速度或价格而选择特刊、增刊,从而可能影响到自己的职称评审或学术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并仔细研读单位或高校的职称评审资料,确保自己的刊物选择符合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