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5/R
邮发代号: 6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007-9424
- 国内刊号:51-1505/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1999年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优秀期刊奖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1.2 对来稿的要求
1.2.1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
普通外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论著,反映国内外外科学进展、学术动态的述评、综述、讲座,普外领域的新技术、新手术、短篇报道、学术争鸣的文稿,以及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病例讨论、医学书刊评价和国内外最新期刊文摘等。文稿应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内容翔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文字务求准确、通顺、精炼,层次清楚,标点符号准确,图表规范,数据准确,规范。
1.2.2 基金项目
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稿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放在篇首页左下脚作者简介之前。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若属多项基金资助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凡有英文摘要的文稿还应附基金的英文全称,并以【Foundation item】作为标志,放于英文关键词下方。并请随来稿附上基金证书复印件。凡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的重点攻关项目,拟申报科技成果奖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来稿,请注明项目名称、编号,并附上有关证书或证明复印证,一旦审稿合格本刊将优先发表。
1.2.3 文题
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稿主题,且中文文题一般宜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
1.2.4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署于文题之下,作者署名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更改。若作者系多单位的需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注明序号1、2、3 等字样,再在作者署名下面列出作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英文摘要中的作者署名方式是:紧随英文文题之后另行列出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标注同中文),再在其后另行列出全部作者的英文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以及通信作者及其E-mail地址。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以"通信作者:" 作为标志列出通信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以"作者简介:"为标志列出第一作者的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主研方向、E-mail地址等。
1.2.5 摘要
论著及综述类文稿均应附中英文摘要,短篇论著类文稿应附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4 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限400字以内,英文摘要以400个实词左右为宜,放中文关键词之下。
1.2.6 关键词
论著、短篇论著及综述类文稿均应标注中文关键词,放中文摘要下面,有英文摘要者还应给出英文关键词,放英文摘要下面。一般每篇文稿可选3 ~ 5 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英文关键词均不能用缩写。
1.2.7 正文
论著类文稿通常分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及参考文献5部分。
1.2.7.1 引言
概述观察或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明确写出本研究的目的,无须进行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数据或结论。一般不超过300 字。
1.2.7.2 方法
描述实验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基本情况。可列出建立实验方法的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阐明改进之处及理由。如为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备他人重复。所有的病例、动物、植物、药品、试剂和仪器,应说明来源、批号和规格。要写明为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及所用的统计学方法,并列出有关文献。
1.2.7.3 结果
按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达所得结果。结果的叙述应详细、确切、客观,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主要结果应有简要文字叙述,但文字部分内容与图表的内容不应重复。
1.2.7.4 讨论
紧密结合本文报道的内容,着重讨论研究中的新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应将观察结果与其他有关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应避免不成熟的论点和本研究不足以得出的结论。理由充足时可提出设想和建议,但应恰如其分。
1.2.8 文内标题层次序号
文内标题层次序号:文内一级标题序号用1,2,3… ;文内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 ;文内三级标题序号用1.1.1,1.1.2,1.1.3, … ;余类推,一般分三级标题即可,若再有可用①、②、③、④……形式接排。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字距后再接着书写标题。
1.2.9 医学名词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 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得用商品名。
1.2.10 图表
图表力求简明,设计应科学,避免与正文重复。凡能用少量文字说明的数据资料尽量不用图表。正文与表中数据应认真核对,准确无误,表内数据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文中所有的表格均应在 Word 下以制表方式制成正规的表格(表内空白项为未测,"-"为阴性结果),并放文内相应或就近处。图、表序号分别以其在文内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排,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文中所有图片请务必提供符合可编辑的图片保存类型:①各种照片图必需图像清晰,像素应达300dpi,以*.tif格式存档,且在制版用图中不得标注任何文字与符号,但需在插入Word 文档的示意图中一一标示清楚。②手绘图或扫描图必需保证像素达300 dpi。③各种统计图需提供矢量图,即在统计软件中生成图片时需直接保存为*.emf或*.wmf格式而不能是.jpg格式;若在Excel 表中生成的统计图请保存为 *.xls 格式,并请提供原始数据。制版用的图请以附件形式与所投稿件一并上传。图的高宽比例约为5∶7,线条图纵横坐标线用1 磅线条,图内线条用0.75 磅,图内还应注明应有的全部文字、符号、图例等。HE 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图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最好与比例尺同时拍照。
1.2.11 计量单位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 o kg-1 o天-1 应改为ng(/ kg o d); 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能多于 1 条,如 ng/kg/d 应采用ng/(kg o d)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合,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 o d-1 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血压等人体内压力单位使用kPa,并于括号内注明mm Hg。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1.2.12 数字
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 位数字时,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 个汉字,如:"1,329.476,5"应写成"1 239.476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和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 ~ 95%不要写 5 ~ 95%;( 50.2±0.6)% 不要写成 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要写成4×3×5 cm3。
1.2.13 统计学符号
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 P(P值前需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⑩样本数据用英文小写n。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2.14 缩略语
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2.15 简化字
简化字以国务院 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通常可参照新版《新华字典》。
1.2.1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再在文末参考文献表内依次列出。文后参考文献量:论著不少于25条,短篇论著不少于15条,综述原则上不限(不得少于35条)。参考文献表中的作者为1 ~ 3名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 名,其后加"等"(日文加"他",英文加"et al.",俄文加"идр")。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要求:中英文文献中的标点符号均在英文输入状态下录入,然后空1个字符;英文文献中的"et al."和刊名用斜体。
1.2.17 来稿必须经作者所在单位审核,不能一稿多投,所有来稿必须确保其研究成果及报道内容的真实可靠,一经发表,相关文责应由作者自负。凡投寄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及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不属一稿两投,但必须注明。文稿一旦录用需登录本刊网站(www.gensurg.cn)下载并打印著作权转让协议即版权协议后,请文稿全体作者按文中排序亲笔签名后将该纸版著作权转让协议书然后按提示上传至系统。
1.3 本刊现已全面实现在线投稿,故凡向本刊投稿请登陆本刊网站先进行注册,然后按提示进行在线投稿。凡有关稿件的处理事宜(审稿、编修退改、校对等)均通过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实现并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告知,请注意查收或登录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了解稿件的动态处理情况。在注册时务必登记作者的联系方式(必填项):手机及E-mail 地址。
1.4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被10 余个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 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若有不同意请投稿时说明。
1.5 根据《著作权法》 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 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若欲改投他刊,务必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凡经审阅本刊拟刊用稿件不得再另投其他刊物。退作者修改的文稿应在规定时间内返回编辑部,若超过3 个月未修回者则将作为自动撤稿处理。有关稿件处理事宜均与第一作者联系(标明通信作者除外)。
1.6 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 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依照《著作权法》 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对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1.7 稿件一旦确定刊用将收取论文发表费。稿件刊出后,第一作者赠当期杂志2 册,其他作者赠当期杂志1 册。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发文量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总被引频次
-
仓鼠到大鼠异种肝移植模型的改良
仓鼠到大鼠原位肝移植是研究异种肝移植的较好动物模型,因手术难度较大,限制了其使用.我们针对仓鼠自身的解剖特点,在大鼠同种原位肝移植技术基础上作了多项改进,采用三袖套法进行了38例仓鼠到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高达89.5%(34/38),无肝期10.8±3.0分钟,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为广泛开展异种肝移植研究提供了简易而又稳定的动物模型.......
作者:谈景旺;张绍庚;钱光相;吴孟超 刊期: 1999- 04
-
腹茧症并发粘连性肠梗阻1例报道
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因“腹胀、腹痛、呕吐伴肛门停止排便、排气6d”入院.查体:腹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扪及约12cm×12cm大包块,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X线平片示肠腔内多个液平;CT检查提示小肠扩张,肠绊扭曲(图1).以“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巨大包块,全部小肠和腹腔其他脏器被一层黄白色坚韧纤维膜包裹,包膜表面光滑,膜厚0.3~0.8cm,填满整个腹腔,上至肝......
作者:陈刚;陈科;吴国庆;杨日高;李学成 刊期: 2012- 06
-
结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生命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根据WHO报告的资料[1]显示,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率2005年比1991年增加70.7%,年均增加4.71%.尽管对结直肠癌的病因学研究和以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结直肠癌的治疗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对不同个体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不仅不能提高治疗效果,而且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给患者带来......
作者:张洪伟;同李平;孙力 刊期: 2009- 09
-
甲状旁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道)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3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7例甲状旁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表现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4例可触及颈部肿块.术前血钙水平2.35~4.98mmol/L,平均值为3.07mmol/L;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78.4~2061.7pg/mL,平均值为1181.5pg/mL,较正常高值高17倍.1例首次手术在外院施行.......
作者:胡琳;崔爱民;柏楠;赵景明;张自琴 刊期: 2015- 01
-
长春新碱对5肽胃泌素促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从细胞信号传导方面探讨长春新碱抑制胃泌素促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噻唑氮蓝(MTT)比色分析法、3H-肌醇掺入法及Ca2+荧光测定技术和γ-32P-ATP掺入法,在体外观察长春新碱(VCR)对5肽胃泌素(PG)促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影响.结果PG+VCR组的SW480细胞活细胞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PG组相比P<0.01;PG+VCR组细胞......
作者:谢斌;何双梧;王代科 刊期: 2000- 01
-
CO2气腹对肿瘤细胞种植与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常用的气腹介质CO2对径路口及腹腔内肿瘤细胞种植及转移的影响.方法手术前1h于30只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入R15肝癌细胞株,并按随机抽样法将大鼠均分为免气腹组、He气腹组和CO2气腹组3组,实验维持2h、28d后宰杀动物,比较各组径路口及腹腔内肿瘤的种植及转移情况.结果在径路口、肠浆膜层、肠系膜、大网膜和膈肌部位种植的肿瘤重量:CO2气腹组分别为(326.7±230.3)m......
作者:王广义;孟宪瑛;顾建华;吕国悦 刊期: 2004- 02
-
股动脉内膜剥脱治疗股总动脉硬化闭塞症后再狭窄影响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股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股总动脉硬化闭塞症后发生再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股动脉内膜剥脱术的103例股总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通畅组和再狭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股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103例患者术后发生再狭窄36例(35.o%).再狭窄组和通畅组患者的合并糖尿病情况、吸烟......
作者:李立强;谷涌泉;佟铸;张建;李建新;郭连瑞;崔世军;齐立行 刊期: 2017- 09
-
OB医用吻合胶粘堵治愈肠外瘘2例报告
病例1男,70岁。因胆道探查术后十二指肠外瘘9个月入院。查体:右上腹肋缘下3cm×3cm大疤痕组织,中央有0.8cm直径瘘口,肠粘膜外翻;肠液漏出量200~400ml/d,经瘘口造影显示造影剂直接进入十二指肠,肠外瘘远端无梗阻。诊断:十二指肠残端瘘(低流量、唇状瘘)。在硬膜外麻醉下切除腹壁疤痕组织,瘘口用巴德网片修补,并在网片上滴入OB医用吻合胶粘堵,观察无肠液漏出后,用邻近带血管蒂肌皮瓣覆盖在已......
作者:李国章;伍晓汀;庄文;刘咏梅;付长海 刊期: 2001- 04
-
两孔法开腹胆囊切除术
自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笔者采用两孔法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6例,疗效满意.......
作者:袁廷宪 刊期: 1999- 02
-
树突状细胞-Walker-256融合瘤苗的构建及对肝癌大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Walker-256肿瘤细胞融合的肿瘤疫苗对大鼠肝癌模型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及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机理.方法利用50%聚乙二醇(PEG)法诱导Walker256肿瘤细胞与成熟DC融合,制备DC-Walker-256融合瘤苗.取6~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建立种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融合瘤苗组、混合培养组、单纯DC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建模后第7和14天各组大......
作者:王建;白明东;许刚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More >
- 1 cyclin E和p27kip1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 腹腔镜胃癌D2手术淋巴结清扫原则与技巧
- 3 超声引导下犬肝注射醋酸高渗氯化钠混合液对射频消融毁损体积的影响
- 4 应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胆管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清蛋白的差异表达
- 5 甲状腺乳头状癌再次手术的原因探讨
- 6 体外转流胆汁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 7 1795例常规体检者中痔病患病情况分析
- 8 脾细胞能够替代嵌合细胞并维持同种异体移植物耐受
- 9 自制腹腔冲洗吸引器头的临床应用
- 10 3.0 T MR弥散加权成像对鉴别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价值
- 11 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
- 12 十二指肠损伤诊治体会(附16例报道)
- 13 内镜下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14 胃癌淋巴结转移及其组织病理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 15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对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
- 16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46例体会
- 17 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营养状况的影响
- 18 雌激素受体阴性乳癌细胞株中Cyclin D1和Ki-67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19 rhGH对肝叶切除术后肝功能改善和肝脏再生作用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 20 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十)